close

研究計畫(proposal)格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第三節 研究步驟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之現況與處境 
第二節 家庭環境的理論與研究 
第三節 社會社區環境的理論與研究 
第四節 兒童發展的理論與研究 
第五節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與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法 
第六節 研究倫理 
 
第四章 預期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貳、英文部分 
 
附錄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 
附錄二  受測同意書 
附錄三  ○○○訪談大綱 
附錄四  ○○○問卷 
附錄五  ○○○問卷

 

APA 格式 

 

APA 格式是指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APA)所出版的出版手冊中,有關投稿該協會
所屬期刊所必須遵守的規定而言。由於該手冊詳細規定文稿的架構、文字、圖表、參考書目、數字、符號、
打字排版……等的格式,國內學術界通稱為「APA 格式」。 
 
通常使用 APA 格式者,包括下列學術領域或研究者: 
‧ 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刑事學‧教育研究者 
‧ 醫護界‧商業界‧社會工作者 
 
APA 格式所規定期刊的文章結構 
 
文章的結構依序主要包括封面(名稱頁)、摘要、本文、參考項目(或文獻)、附錄、以及作者註記等部份。 
 
ㄧ、封面  (名稱頁) 
 
(ㄧ)題目:題目要能確切反應研究的變項或主要問題,避免不必要的贅詞。 
(二)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後不加任何名銜(如教授)及學位名稱(如博士) 
(三)作者的服務單位。 
 
二、摘要 
 
摘要依文章性質,分別規定不同的摘要內容。 
 
(一) 實徵性文章摘要 
1. 研究問題‐‐‐‐‐‐‐‐‐‐‐儘可能以一個句子說明 
2. 研究對象‐‐‐‐‐‐‐‐‐‐‐敘述受試者有關的屬性特徵,如人數、類型、年齡、性別等 
3. 研究方法‐‐‐‐‐‐‐‐‐‐‐說明蒐集資料的程序、測驗、統計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之名稱 
4. 研究發現‐‐‐‐‐‐‐‐‐‐‐含統計的顯著性水準 
5. 結論與建議‐‐‐‐‐‐‐‐含應用 
▲ 字數:以 100 至 120 字為限 
 
(二) 評論性文章或理論性文章摘要 
1.分析的主題‐‐‐‐‐‐‐‐儘可能以一個句子說明 
2.目的或架構‐‐‐‐‐‐‐‐含所有的範圍或有選擇性的範圍 
3.資料的來源‐‐‐‐‐‐‐‐含所蒐集文獻的類型、方法或觀察所得 
4.結論 

▲字數:以 75 至 100 字為限 
 
(三)撰寫原則 
1.均不分段,且ㄧ律為兩倍行距。 
2.以敘述而非條列式撰寫。 
3.力求忠實正確地反映本文內容和目的。 
4.用詞精簡明確,並能縮減文詞或相關術語的表達方式 
 
三、本文 
 
本文依序包括序論(導論)、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 
 
(ㄧ)緒論(導論) 
 
      緒論  (導論)主要包括研究問題、研究背景、研究變項、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1. 研究問題 
 
撰寫時須以簡要的方式呈現出研究的特定問題及研究策略,並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 研究的要點是什麼。 
(2) 研究假設與研究設計 
(3) 研究的理論含義及與先前類似的研究相關性。 
(4) 理論命題的內容及如何獲得考驗。 
 
2. 研究背景 
 
以文獻探討的方式對與本研究有關的先前作品或文獻,做摘要或組織式的陳述。這些陳述性的內容依
班可包括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論、研究發現及結論等相關的問題。 
撰寫時避免不必要的歷史評論,對於爭論性的議題,可用已有的支持性與非支持性文獻的方式加以說
明,而不要加入自己主觀的價值批判或攻擊性論點,也不必引用與研究本身無關的文獻來支持或辯論
研究者個人的論點。 
 
3. 研究變項 
 
緒論中要明確地解釋研究變項的定義。(註:在國內碩、博士論文中,常有「名詞解釋」的章節,並以「概
念性」及「操作性」的敘述方式,將所操弄的主要研究變項加以明確的解釋) 

4.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主要在陳述研究所要期待的結果是什麼,及為什麼要有如此的期待。 
 
5.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係根據文獻的理論基礎,以及研究目的予以陳述。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樣本、研究工具、實施程序,並強調「如何做」及「做什麼」的層面。 
 
1. 研究樣本(研究對象、參與者、受試者) 
 
(1) 明確描述研究樣本的性質 
‧ 為什麼要選擇此研究樣本 
‧ 取樣的方法 
‧ 樣本的代表性 
‧ 樣本的特性(或屬性、特徵、數目…) 
 
(2) 研究樣本陳述得體時,可做為下列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或具有的貢獻: 
‧ 研究發現的推論普遍性問題 
‧ 複製研究之間的比較 
‧ 文獻探討的參考依據 
‧ 可當作第二手資料(文獻)的分析 
 
2. 研究工具 
 
(1) 明確說明所使用研究工具(如問券或儀器設設備)的來源、名稱。 
(2) 說明研究工具的代表性‐‐‐‐信度、效度。 
(3) 儀器設備太複雜時,可使用明細表或附錄方式呈現出來。 
 
3. 實施程序 
 
實施程序主要係簡要地描述執行研究的每一步驟。

(四) 研究結果 
 
1. 將所蒐集的資料及統計處理簡要式的陳述,並做「結論」的依據。 
 
2. 凡支持及違背研究假設的結果均予以呈現。 
 
3. 表與圖 
(1) 表與圖旨在讓讀者更容易了解研究結果。 
(2) 表、圖所呈現的資料宜避免累贅。 
(3) 表所呈現的資料‐‐‐‐如統計上的「交互作用」、「顯著性水準或差異」、及「一般性的比較」等。 
 
4. 統計的陳述 
(1) 基本上假定讀者已有統計學的專業知識,因此不必再敘述諸如「拒絕虛無假設」的句子。 
(2) 假如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如測驗)的適當性有問題時,則要提出使用該工具的理由。 
(3) 依描述統計及推論統計之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統計圖。 
(4) 說明使用的研究設計與統計方法。 
(5) 對於假設考驗可藉由α水準、效果的大小、及樣本的大小,而採取較嚴格的「統計力」,以考驗研究假
設(拒絕或接受研究假設)。 
(6) 宜說明統計的顯著性水準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的結果。 
 
(五) 討論 
 
1. 有些作者將「討論」與「研究結果」合併為「結果與結論」或「結果與討論」。 
 
2. 若是整合數個實驗(如多重實驗)時,可分別說明各個實驗的「結果」與「討論」。 
 
3. 「討論」係在敘述「研究結果」對理論的影響,及對「結論」的效度(或推論)。 
 
4. 撰寫原則 
(1) 一開始便明白地陳述是否支持研究假設。 
(2) 說明研究本身與其他研究之異同點。 
(3) 可說明或接受研究的缺點,但不必以太冗長或不當的方式予以辯解。 
(4) 避免爭論的、瑣碎的、薄弱的理論之比較。 
5. 在下列的情況下,推論才較為適當 
(1) 就是物本身而論是一致的。 
(2) 與實徵性資料或理論有密切關聯性,並具有邏輯推理的關係。

(3) 能將討論內容精確地表達清楚。 
 
四、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旨在陳述論文中所引證(用)的文獻資料。 
(二)所有在論文中引用過的文獻,在參考書目中必須呈現出來;反之亦然。 
(三)若廣泛參考相關文獻而未於本文中引用,但又想列入參考文獻時,則將「參考書目」(Reference)改稱「文
獻目錄」(Bibliography)。 
(四)參考書目的陳述必須簡明、真實。當引用某篇文獻的「摘要」而非全篇論文時,就必須在參考書目中
註明「摘要」。 
(五)期刊與出版的專書或博、碩士論文之參考書目有不同規定的格式(可參閱 APA 格式的相關規定)。 
 
伍、附錄 
 
一般而言,適合做為附錄的例子為: 
(一) 研究所特別設計的新電腦程式。 
(二) 尚未出版的測驗及其效度。 
(三) 複雜的數學證明。 
(四) 研究者所歸納設計的資料一覽表或特定領域的資料(例如,在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所用的「刺激」)。 
(五) 對複雜設備(研究工具或儀器)的詳細描述。 

 

 

資料來源: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  張芳全  著  心理出版社  (2008) 
論文寫作手冊  張慶勳  著  心理出版社  (20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ai白熊 的頭像
    tsai白熊

    讀書會-論文大躍進

    tsai白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